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对本次活动的关心与支持!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云南高原生态环保基金会和云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发起的此次论坛,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国际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今天正式向社会发布。
下面由我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一下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的相关情况:
一、论坛的名称及主题:此次论坛的名称是: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主题是:“引领生态修复,促进绿色发展”。这一主题旨在体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新格局,勇做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召开的时间是:2018年 9 月 8 日至 9 日,时间为2天,地点在:云南海埂会堂。
二、举办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云南地处“三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大枢纽形成,生态保护完好,植物资源丰富。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提出三个战略定位:云南要成为民族团结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确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在云 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 环境科技创新、绿色传播、绿色创建等各项环保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 绿色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 环境保护工作现已步入新征程。此次论坛是一次极具影响力的环境领域专家论坛,也是我国首次举办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为主旨,国内诸多省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参加的环境论坛,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对于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鼓励和倡导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抓 好公众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形成社会 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宗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促环境治理优化为根本,以着力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升级与发展,促进国内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之间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与交流合作,更好地相互学习环境科技创新经验,探索先进的环境科技创新技术,共同提升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水平,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
四、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主办单位有两家:一是云南高原生态环保基金会;二是新远国际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为云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等七家单位。
五、论坛模式:论坛整体框架采取“1+14+2+X”模式,即“1场开(闭)幕式、14个专题讲座、2场对话交流、若干场配合活动”。主要活动分为主体活动、会议及论坛活动、参观及相关配套活动等。其中,主体活动有开幕式、闭幕式等;会议及论坛活动分为大讲堂、主题论坛、专题研讨会等;配套活动有论坛成果发布、生态文明示范点参观等。
此次论坛一是体现高端权威。届时将有国家及部委领导,“两院”院士等国内生态领域专家、学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盟国家、国际生态环境专家、学者,省内外环保系统领导,环保社团、环保企业、环保科研单位和环保志愿者代表等出席论坛,中外嘉宾约200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将亲自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可以说此次论坛规格比较高、规模比较大。二是突出前沿创新。围绕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前沿理论和热点话题,开展14个专题讲座,议题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科技创新诸多领域,同时还将举行2现场对话交流与答疑,从不同领域和视角深度解读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本次论坛的平台优势和创新引领作用,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展示近年来我国环保科技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三是谋求共同发展。此次论坛将是参会各方共商、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盛会。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参会的组织、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彰显环保责任,将主张转化为共识,形成一致行动,实现合作共赢,坚持把好事办好、办长久,促进环境科技事业不断创新、繁荣发展。
六、论坛的作用与将取得的成果: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是加强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环境科技创新合作,对接彼此环境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论坛期间及前夕,政府、地方、企业等通过协商,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在论坛期间将取得务实成果,努力把论坛办成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开拓性的重要活动。
一是搭建共建平台,实现相互对接。会上,各方将就人员对接、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一体化联络机制等有关事宜进行沟通交流。“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今后将定期举办,并将成立论坛联络办公室。通过论坛,相聚春城,让与会单位和人员成为友情之旅,学习之旅、合作之旅。同时,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促进各方积极对接,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环境科技创新战略伙伴关系。
二是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融合发展。有关企业、组织将签署“一带一路”环境科技创新合作文件,以及双边合作规划等,在设施、项目等领域深化合作,做到项目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尽快形成合作成果。共同发布推进“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合作倡议书,建立“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各方合作早见成效,实现发展共赢。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创新实力。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相关企业对生态科技创新的设施和发展研究的资金投入,提升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保产业的引导,加大对生态环境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相关产业技术水平。重视创新人才建设,研究制定《“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用奖励机制调动全民的创造力、研发活动的积极性。着手建设“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大数据服务平台,制定《“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合作计划》,为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七、表彰奖励:论坛结束后,组委会将对为本次活动在政策、资金、技术、传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授牌。
为确保此次论坛圆满举办,我们成立了活动组委会,特邀请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陈勋儒;原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顾问邓家荣作为此次活动的顾问;特聘请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秘书长邹桂玲女士为本次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由我担任组委会主任;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之中,整个论坛将彰显俭约、绿色、高效、务实会风。
论坛期间,我们还将再次邀请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参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