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尔沁五百亩荒漠综合治理改造成果见证会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4年07月22日10:55
胡德平(前排左起第五位)在见证会上作重要讲话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荒漠化治理改造阶段性成果见证会,今年7月12日召开。6月12日开始,美国申祗大学和大连开发区申祗人体科学研究所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沙漠实验,让500亩沙漠地,一个月长出花生、牧草、荞麦 等各植物。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对科尔沁荒漠地进行改造
在短短时间内,能使沙漠地长出各种植物,使沙子逐渐转化为土,有可能是硅核冷裂变的过程。此过程的原理来源于2300年,汉武帝的叔叔淮南王刘安编著的《72石化石法》。美国申祗大学和大连开发区申祗人体科学研究所发现这个原理,并且利用这个原理研制出申祗土壤调理剂。在实验室里,它可以把石头、沙子转化成水;在沙漠地里随着时间可以把沙子逐渐转化为土。此调理剂从2009年开始试用,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在中东卡塔尔、迪拜、沙迦都做过小规模的实验。在中国已试用在江西贵溪重金属污染地、南昌酸性土壤、黑龙江的盐碱地、广东的黄粘土地。通过5年的实验示范,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图为科尔沁荒漠地经过改造后的成果
在寸草未生的内蒙赤峰科尔沁沙漠地、盐碱地,竟然出现一行行绿草茵茵的植物,这种不可思议“荒漠变良田”的景象,呈现在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的面前。
2014年7月12日上午,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光彩国际投资集团公司、大连开发区申祗人体科学研究所、美国申祗大学、美国申祗地球生态复兴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的“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改造阶段性成果见证”现场会,在内蒙古赤峰市举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牧民们,从未想到过在这块兎子不拉屎的寸草不生的地上能长出绿色植物,如今这一切竟然变成了现实,该村书记韩宝玉对专家学者说:“20年来这块地上从未生长过任何植物,感谢科学家给予我们改造良田的机会。”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改造于今年6月6日正式启动,6月12日抛撒土壤调理剂、翻耕,播种正式开始。到会议召开正好一个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至少使10%的沙子转化为土,这自然万物本身所蕴含的奇妙化工,展示了造化之功,自然之妙。美国申祗大学张廷金校长应用土壤调理剂对沙地进行改良,并大规模试种牧草、玉米、燕麦、花生等植物,现已获得初步成功。有籍可查,历史文人苏东坡曾用此法改造盐碱地种植花草树木。张廷金说:“人类没有发明,只有发现!遵循自然法则,利用万物本来的特性为人类所用,为自然之道。电是人发明的么?不是,是自然固有的,只是被人利用了。若将人的意思强加给自然万物,作什么所谓的发明,是背道而行,如农药、化肥是人发明的,却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20世纪90年代张廷金对1300多种物质进行相生、相克、相反的对应试验,两物相反,在常温下皆化为水。只要能格物、致知、诚意,就能使物质、能量、信息循环往复,相互转化,信息促使能量改变物质。因此一切物质都具有五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终始态,并以相生、相克、相反三种形式存在着,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下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一个受精卵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发育成一个完美的生命体,应该都是在常温下冷核裂变和聚变的过程。张廷金表示,他们很快会与权威部门合作并拿出准确的检测数据给予佐证。专家们认为以荒漠化治理新技术为代表的中国新科技革命、新能源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其核心内涵是化石形成过程的逆向反应——硅核冷裂变,全面接收、应用无穷无尽的自然能量引发硅核冷裂变与水中的氧核冷裂变等中国自然科学新技术新理论,必将以极低成本彻底地解决中国及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污染、粮食、健康、贫困等一切发展难题。此次实验成功运用于荒漠化治理,这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初步展现。
原统战部副部长、中国生物多样化保护和绿色产业基金会理事长胡德平在见证会上说:“大地是生养万物的慈母,只产出,不奢取,世世代代养育着他的儿女,是净资产,人类最大的财富。”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除了天灾就是人为的破坏,致使全球性土壤恶化。据联合国发布的数字显示,从2O12年始,全球沙化以每年2%的速度发展。试想一下,再过四、五十年这个世界会怎样?还有盐碱化,酸性化、板结化、石漠化,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及农药残留已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光彩申祗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五百亩沙漠地含硝碱地的改造,使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又看到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跟踪检测这个团队在江西贵溪对重金属污染地修复治理的报告,60天几种重金属各降解50%多,这就给科学带来了命题,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光彩申祗所做的这些是利在万世,功在千秋。希望尽快在作用机理上能够给予准确的定位。
胡德平(前排左起第五位)现场考察见证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致辞道,根据外国改造沙漠的经验,改造沙漠必须有经济效益,使农民得到实惠。否则最终导致失败。合理利用草地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全国各方积极参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光彩申祗团队为代表开展的治理沙漠新技术、新理论,一定会为全国沙漠治理产生新的动力。
当日,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对该项目的初步成果进行了论证,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场沙漠变绿洲现场会成功召开,首先受到了哈工大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的高度评价。黄文虎致信说,沙漠变成绿洲的创举对人类的贡献极其重大。我虽已年八十八,老迈体衰,但始终关注着通过硅核冷裂变研究治理全国荒漠化工作,并对此次荒漠化治理阶段性成果现场会成功举办感到由衷地高兴。因为荒漠化治理工作,终究是科学技术问题。同时,此会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光彩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协、联合国绿色产业发展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扶贫协会、国家质监总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及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等参与,这么多单位参与主办协办,感到对中国荒漠化治理大有希望。
据主办单位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介绍,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胡德平、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布小玲等领导参加,并有国内外48名学者参加了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杂志等媒体见证了发布会实况。
上一篇: 建生态环保 创巾帼辉煌